中国女排已经返回了北京。通过世联赛的13场球,队伍对各位置的人才储备情况也进行了初步的摸底。就目前来看,之前出现的3大位置人才荒,已填补了2个,比如自由人有倪非凡接班,二传有张籽萱接棒,只剩下接应荒仍在持续。
从郎平时代开始到现在的赵勇,龚翔宇一直都是球队的主力,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替补。郎平把刘晏含改成接应,蔡斌把郑益昕改成接应,都是无奈之举。赵勇现在也是把唐欣放到了二号位,虽然某些场次发挥出色,但唐欣只有三板斧,一旦对方适应就难以得分。
赵勇还选择了范伯宁和杨舒茗两名年轻队员。这位球员或许是因为年龄较小的关系,不管是扣球力量还是线路都和成年队有着不小的差距,要想成为龚翔宇的替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,这个周期显然是指望不上。此外,唐欣、范伯宁和杨舒茗都是“攻强守弱”型,并不符合中国女排对接应的定位。
所以龚翔宇在世联赛上几乎是场场首发,只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会被轮换。随着年龄的增大和伤病的增多,还想让龚翔宇全勤出战恐怕颇有难度,球队也是时候考虑如何解决替补接应没人可用的局面了。其实就目前来看,庄宇珊改打接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也是最优的选择。
庄宇珊的身高条件打主攻位置还是有些偏矮,尽管世联赛拿到了不少分数,但不可否认的是关键分的下球率还是偏低。再加上欧美队伍的主攻进攻人都集中在二号位,与其对应的拦网人就是主攻。瓦尔加斯、埃格努、博斯科维奇这些接应显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超手庄宇珊。反倒是四号位主攻手的身高不是那么高,塞拉、加比等人的身高和庄宇珊差不多,网口劣势就会被抹平。
此外,庄宇珊的脚步比较灵活,四号位打主攻时经常会有加塞和冲进战术,这样灵活的跑动也比较符合中国女排对接应的定位。庄宇珊到二号位后,完全可以和副攻手一起打战术球,比如三号位半高、双背飞等。后排保障方面,庄宇珊比唐欣等人要强上一些,球队的一传体系不至于崩溃。
最重要的一点是,中国队主攻人才济济,能够打好二号位的却寥寥无几。庄宇珊不管是在地方队还是国家队,二号位的扣球还是比较顺的,经常能够打出后二进攻。既然接应没人,主攻人才又够用,不妨把她放在二号位,或许下一个龚翔宇就此诞生。